1/27/2009

賀新年,迎春花

DSCN7148
春節的天氣雖然溼冷,但也代表春天的腳步近了。這回,把家裡之前那個聖誕節的角落換展,改成我最愛的球根花卉。以鬱金香、水仙和風信子,加上來自三義(五色鳥和台灣藍鵲)和密西根(Blue Jay)的木雕鳥兒,一起來營造春的氣息。
IMG_0018
當然,春節是個很東方的節日,以日本的小玩意賀新年味道也很搭。就以一對頭上寫著“幸“、“福“兩字的達摩和兩張熱鬧無比的立體迷你賀年卡(比手掌還小,上面有我最愛的貓,也有龜鶴延年)來增添年味吧!
DSCN7150
JY與我以球根花卉迎春,老媽也特地插了一盆銀柳給我們。原來“銀柳“的台語音近“銀兩“,希望可以為牛年招來財運,研究計畫廣進啊!有趣的是,老媽還在銀柳上掛了許多小燈籠、小爆竹之類的吊飾,不僅很有喜氣,還讓我想起聖誕樹和聖誕掛飾呢!也許之後也該來收集一點可愛的春節掛飾?
DSCN6986
既然本篇是有關年味的,就把之前在台北華山文化園區拍到的年畫一起貼在這裡吧!我好喜歡那帶有素人畫家純樸風味又繽紛多彩的傳統年畫,不知哪裡買得到呢?看到這棵旺盛的生命之樹,讓我對牛年充滿了希望,今年也要好好努力!

都初二了,貼完春聯後該回娘家(這可是第一次初二回娘家哩)去囉!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新舊年貨大街

標籤:

1/25/2009

新舊年貨大街

DSCN6156
八年沒在台灣過年了,幾乎快要忘了台灣人是怎麼準備迎新年的。雖然年味一年比一年淡,這一陣子只要走進傳統和新式賣場,就會發現店家都以應景的金紅佈置店面,不只賣年貨,也賣過年的掛飾。到處都是採買的人,買氣當然也強強滾。每個家庭推車裡的商品堆得像座小山,排隊等結帳也要好久。那瘋狂購物和佈置的感覺,好像感恩節和聖誕節呢!不禁恍然大悟,原來以後跟外國人介紹農曆年,就說是這兩個節日的綜合體就對了。
IMG_0008
對於台北人來說,過年採買年貨的首選,大概是大稻埕的迪化老街吧!每年過年前,這裡都是熱鬧無比,大夥來此人擠人購買南北貨,我家的老媽也不例外。我倒是從來沒逛過年貨大街,一來怕人多的地方,二來採買年貨一向是大人的事(小孩子乖乖唸書就好)。不過當年紀漸長後,我對台灣的老東西越來越有興趣,幾個月前特地去了一趟迪化街,來個古蹟巡禮。
IMG_0009
以歷史來說,在漢人來到台北之前,這裡原為平埔族世居之地。一直要到清朝康熙年間,大稻埕一帶才有來自福建的泉州人來此開墾。到了咸豐時代,移居大稻埕的漢人越來越多,這裡逐漸成為布匹、漢藥和南北貨的集中地。活絡的商機大概使不少商人致富,迪化街蓋起了一棟棟融合巴洛克和閩南樣式的樓房。從現代的眼光看來,就是一條十分有特色的老街了。
IMG_0010
我滿懷興趣來到迪化老街,說老實話卻有點失望。這條該是台北市碩果僅存的老街,保存的並不好。不知現在對於這類老街保存的法令是怎樣,完整保存門面或建築的老屋不多。有的是老牆配上新式鋁門窗加冷氣,
IMG_0002
有的則是掛上一個大霓虹燈招牌,感覺非常雜亂。我可以理解住在不能翻修老屋中的不方便,但這麼有建築和生活特色的一條街,不是應該好好保存並推廣成台北的觀光特色嗎?
DSCN6170
至少,老街上的郵局有努力融入街坊風格。至於到底要叫台灣、中華或是Chunghwa郵政,就靠全民的智慧了。
DSCN6157
不管這麼多,老街上一家又一家的南北貨店,即使不是過年期間,也打扮得喜氣洋洋哩!
DSCN6153
國中以前,老家就是開米店兼雜貨店的。對於這類的舊式店舖,總是有無比的親切感。
DSCN7146
順便附上一張昨天在家樂福拍的照片,不知再過幾年,老街和老式店舖是否還會繼續存在?

得停筆出門去了,就以此文祝大家牛年行大運囉!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東海大學半日遊—文理大道

標籤:

1/22/2009

東海大學半日遊—文理大道

IMG_0240
大概是因為一直都在學術界打滾,我還蠻喜歡逛世界各地的大學校園,享受由知識殿堂和青春學子交織出的特有氛圍。
IMG_0139
來到東海校園,目光焦點除了路思義教堂外,就屬一旁步步高升的文理大道了。
IMG_0156
如綠色隧道的文理大道兩旁,是一座座看起來像中世紀城墎、像中國傳統書院、又像日本寺院的各大學院,視覺風格非常特殊。拜訪過台美歐的幾所大學,這還是第一回見到呢!
IMG_0150
文理大道旁的七個學院乍看之下很相似,事實上各有其細微的不同。就選與我關係最密切的理學院來瞧瞧吧!
IMG_0151
跨進學院大門,迎面所見是由三面老式房舍所圍繞的大草坪。讓我想起母校法學院Law Quad,和華大春天開滿櫻花的“the quad“,一樣都是四方建築圍繞、自成一格的空間。此時的它好幽靜,不知開學期間東海的學生是否會坐在草地上讀書、曬太陽?
IMG_0155
漫步連接四面建築的迴廊,會不會常有靈感乍現的時刻?
IMG_0160
理學院的隔壁是工學院。這裡完全沒有工學院的粗獷,反倒是中庭一角的石與樹,更顯日本庭園的禪味。
IMG_0180
在這樣的地方讀書,感覺好有氣質。應該也很適合拍校園偶像劇吧!
IMG_0208
總覺得有農學院的大學比較有趣,因為拜訪校園的時候有香濃的新鮮乳品可品嚐啊!台中溫暖冬陽下的東海校園巡禮,沒有比在乳品小棧買了一盒蔓越莓優格冰淇淋,坐在大樹下享用更適合的了。

在越來越多水泥建築的大學校園中,山坡上東海校園所散發出的味道,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向天祈禱—路思義教堂

標籤:

1/21/2009

True Blue, good friend

DSCN7124
很湊巧的,正在記錄東海校園之旅的時候,正在冰封之中母校努力寫論文的好友HH也請弟弟當信差,送來我一直很想要的排鐘CD。
6
建於1936年的U-M校園地標Burton Bell Tower上設有排鐘(carillon),在學期當中每天中午有專人演奏由55個不同音高組合而成的排鐘音樂。博士班一年級的時候,我在鐘樓對面做了一個學期的斑馬魚實驗;二年級呢,則在這裡當了一個學期的實驗助教。之後幾年,只要到中校區吃午餐,就是排鐘伴隨著肚子餓的咕咕聲。那叮叮噹噹、橫貫古今的排鐘樂聲,可說是屬於我留學生活的聲音記憶。那視為理所當然的背景音樂,卻要到了離開之後才會想念。
DSCN7128
跟著CD一起飄洋過海而來的,是兩包JY喜愛的印度茶包Chai。心細的HH果然是蔚藍手札的忠實讀者,知道我們想念Chai的滋味,竟然連味覺的記憶也照顧到了。
IMG_0084
當我收到這兩樣禮物時,感動到幾乎要掉下淚來。Dear HH,真的真的太感謝了!最近美國好冷,妳可要好好保重。論文加油,我們今年要一起在台北過生日!

安亞伯手札上一篇“第二”故鄉”的家

標籤:

1/20/2009

向天祈禱—路思義教堂

IMG_0232
十多年沒拜訪台中了,這回趁著JY到東海大學開會,跟著來逛逛這個美麗的校園。
IMG_0214
東海創立於1956年,為中國基督教聯合董事會(後更名為亞洲基督教高等聯合董事會)所籌建。由建築藝術界大師貝聿銘和陳其寬等人所設計的校園位於大度山上,比起台灣其他的大學,果然氣質獨具。其中,就屬由美國時代雜誌創辦人Henry R. Luce所捐建的路思義教堂最具特色。神聖優美的造型,成為東海和台中的地標。我,也為欣賞它而來。
IMG_0122
位於校園中心大草坡上的路思義教堂,前有小徑。步步高升,恍如通往天國的階梯。
IMG_0125
教堂的外牆以四片曲面所構成,猶如人們虔誠祝禱的雙手。
IMG_0119
所有來到東海校園的旅人,不管是不是信徒,很難不被路思義教堂所吸引。絕對要停下腳步,從四方讚嘆其建築之美。
IMG_0121
四面曲牆由玻璃窗相連,
IMG_0221
內牆則呈格子狀,
IMG_0225
讓人自然隨著交織出的動線往上仰望,果然是巧妙的設計。
IMG_0235
不是禮拜時間無法入內參觀,只能隔著玻璃門欣賞教堂內部。根據校園折頁介紹,教堂內沒有柱子,而是以”亦樑、亦柱、亦牆”設計概念來營造內觀。如果說建築的演進是由傳統的”無樑、無柱、無牆”到現代的”有樑、有柱、有牆”,這”亦樑、亦柱、亦牆”的路思義教堂,倒頗有禪宗”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還是山”的意境呢!
IMG_0136
每當見到人類為了敬拜神而展現的創造力,總要讚嘆宗教力量的偉大。
IMG_0132
而我,完全傾倒於路思義教堂的建築之美,只想花一個下午從每個角度來欣賞它。
IMG_0115
線條、幾何,正看側觀皆是美。
IMG_0110
建築設計也加入了一線天的巧思。
IMG_0193
加上太陽的光輝更顯神聖。
IMG_0201
教堂前方不遠則是畢律斯鐘樓。
IMG_0142
從文理大道回看路思義教堂。
DSCN7107
這是屬於冬陽、天、地、人的一個午後。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戲夢人生—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標籤:

1/19/2009

千萬要堅強—人間條件一

IMG_0171
終於,趕在上週人間條件一最後公演時,到現場欣賞黃韻玲和李永豐精彩詮釋歐吉桑吳念真的國民舞台劇了。當初在美國看人間一精簡版DVD,隨著劇情又哭又笑,莫不希望可以親臨現場。好在口碑好賣座佳的人間系列,受到全台灣觀眾的熱烈喜愛而不斷重演,這回現場表演所爆發出的能量,更是讓人大受感動。原來,戲劇管他藝不藝術,只要貼近生活和己身經驗相呼應,就會讓觀眾瘋狂喜愛。海角七號如此,人間系列也是。

一部給台灣人看的舞台劇,可以在每回演出時臨場加入時事成分,博得觀眾會心的一笑。實在佩服吳念真,可以寫出一部又一部打動人心台灣小人物的故事。也一定要為黃韻玲大力鼓掌,歌星出身的她,除了寫歌外,還能如”多重人格”一般,瞬間轉換孫女和阿嬤兩角。上一秒鐘,還是講國語的情竇初開高中生;下一秒鐘,馬上變成滿嘴台語的駝背老太婆。可說是貫穿全劇靈魂人物的里長伯李永豐,每回出場都是目光焦點,他詮釋複雜無比台詞的能力實在是一流。

我一邊亢奮地欣賞表演,一邊為只聽懂五六成左右台語的JY做即席翻譯。最最感動的地方,卻是謝幕時導演吳念真以九十度鞠躬感謝所有參與演出的演員。因為這回是人間一最後一次公演,他特地一一介紹每個演員和他們的小花絮和這幾年下來的心得。過去半年來台灣發生了許多讓人意想不到的事,劇末阿嬤完成心願離去時,一聲聲的殷切呼喊” 千萬要堅強,一定要幸福”,在此時更是讓人有滿心的感觸。吳念真導演在舞台旁觀看此劇,想必是更有所感。他送給觀眾的最後一句話,也是” 千萬要堅強”。

我們,都知道他指什麼。

藝文手札上一篇“秋天就是要聽柴可夫斯基

標籤:

1/16/2009

戲夢人生—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DSCN6178
快過年了,台北大稻埕迪化年貨大街又再度熱鬧起來。不知有多少人知道,在淡水河與迪化老街之間西寧北路的一棟街屋裡,藏著一個奇幻的博物館。它,就是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成立於2005年11月的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前身為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所設立的台原大稻埕偶博館。林柳新博士為台灣婦科醫學先驅,其子林經甫醫師不僅繼承父業,更創立了台原藝術文化基金會來保存和推廣台灣文化。他將個人來自世界各地的偶戲收藏捐出,讓社會大眾得以欣賞偶戲之美。最特別的是,現任館長為畢業於荷蘭萊登大學的羅斌(Robin Erik Ruizendaal)博士。當初在美國的時候,就是因為在報上讀到關於這位荷蘭漢學博士在大稻埕老街生活的故事而感到好奇,決定回台後一定要來拜訪這個偶戲博物館。

座落於傳統街屋內的偶戲博物館,展覽分布於四層樓的建築中。沿著窄小陡峭的洗石子樓梯一層層探訪偶戲的世界,頗有步入時光隧道的趣味。第一個展區位於二樓,主要展品為台灣傳統與現代金光布袋戲偶。雖然我們出生的年代早已過了在亭仔腳下看布袋戲的時代,那雕工精緻的木製戲棚和技藝精湛的老布袋師傅,還是喚起人們對那純真年代的嚮往。
DSCN6175
屬於我們這一代的記憶,該是電視上播放的黃俊雄金光布袋戲。只上半天課的小學歲月,每天中午就是邊吃午餐邊看史豔文大戰黑白郎君的呀!不過金光布袋戲偶太過高大,還是兩手套上傳統戲偶”頒”一齣戲來過過乾癮。
DSCN6186
史豔文是許多人們的兒時偶像,長大過後反倒覺得這些傳統戲偶更有味道。
DSCN6190
偶戲的世界當然不只是掌中劇,還有以繩索操控的傀儡戲。看到可以DIY的戲臺,忍不住童心大起也去玩上一段。
DSCN6193
三樓的展區,就是以傀儡戲和皮影戲組成。
DSCN6194
透過光說故事的皮影戲偶,來自柬埔寨。果然很有異國風情。
DSCN6200
四樓的展覽更是特別,為「水世界:越南水傀儡」特展。
DSCN6201
幽暗的空間裡,傀儡們在水上上演一齣齣不知來自天上還是人間的故事。
DSCN6202
參訪者甚至可以來到位於樓頂的空中花園,親身操縱水傀儡。各個民族說故事的方式,充滿想像力。
DSCN6199
在這樣一個地方看展覽,讓我憶起小時候居住的老家。同樣是多層街屋和透著光的木窗,戲偶們似乎帶著我的思緒回到兒時。這樣的博物館,以為只在歐洲才會見到。在台北的老街區發現這樣一個地方,真的有驚豔的感覺。比起財大氣粗的政府博物館,還是民間的博物館更貼近庶民的世界,值得大家好好支持鼓勵。來迪化街採買年貨或是欣賞老街巴洛克建築時,別忘了來偶戲博物館逛逛喔!

台灣旅行手札上一篇“到女巫的故鄉泡湯去—北投溫泉博物館

標籤: